多用途服务 (MUS)

From Akv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English Français Español भारत മലയാളം தமிழ் Swahili 한국어 中國 Indonesia Japanese
尼泊尔的多用途供水系统能为农民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和滴灌用水,帮助他们应对气候变化。 图片: USAID和温洛克国际

多用途水供应(MUS)是一种创新型的供水方法。 它开启了新的投资机遇,有助于减少城郊和农村地区的贫困和性别歧视。 MUS从人们对水的多重需求出发,对供水系统的升级换代进行规划设计。 不管是否合法,目前普遍的情况是,用水者已将“家庭”或“灌溉”的供水系统用于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用途进行规划,投资基础建设能够带来许多好处:促进健康、摆脱家务琐事、得到充足的食物、增加收入以及实现性别平等。


多用途水供应是一项全面的、可持续的供水方法,
能够改善健康、改善生活。

农宅规模的MUS: 人均每天50-200公升

只要住家周边、毗邻土地或“农宅”有水可用,人们便会将这种水用于家庭以及生产性用途。 “多用水梯”则描述了这种水的用途和可用性之间的经验性关系。 政策上的建议是,让穷人可以“爬上(多加利用)多用水梯”,每天为每个人提供50-200升水。 除此之外,每人每天还应获得3-5升清洁的饮用水。 用于多用途供水系统的投资,大部分会在三年之内收回成本。 农宅规模的MUS尤其对女性有益,因为她们在家庭供水方面所承担的责任远大于其他人,在农场宅地的生产方面,她们更有发言权。 那些低田产的困难农户,也可以获益。

社区规模的MUS:地方性水资源综合管理

多用途服务将社区作为供水服务的切入点。 其考量因素包括用水场所(农场、田间、开放空间)、水源种类(雨水、地表水、地下水、湿地)、用水目的(家用、灌溉、畜牧、林业、渔业、企业、大型活动、环境)。 与单一用途的供水服务相比,地方性水资源综合管理(若管理得当)更具经济效益,更具有可持续性。

优势 劣势
- 男女皆宜,考虑到了男性和女性的不同使用需求。

- 提高人们付费的意愿和能力,促进公共计划的融资,促进自筹资金计划的扩充
- “用好每一滴水“,提高对水的利用率。
- 通过建立地方性综合用水规划,增强所有权。
- 预期所有用途,避免损害、冲突或计划搁浅。
- 超越公共计划的要求,提供合格的水质,以便应对所有风险、满足所有使用需求。
- 公平、公开、可持续地共享稀缺的水资源和金融资源,保护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基本需求。

- 大部分水利项目都不包含多用途设计,所以对于一些人来说做规划是“新领域”。

- 如果最初的水利项目计划并未包括多用途的理念,那么多用途理念可能会被禁止,会被视为“不合法”并招致罚款。
- 必须在早期对供水的所有必要用途都做好清晰明确的规划。

多用途水供应是什么样子的?

要理解人们的需求、期望以及现有的资源,才能设计出可以扶持健康和生计的综合性供水系统。 怎样将技术及扶持计划结合于一体?

1. 水: 多用途水供应并非只是在一个社区里重复着同样的技术。 若要创造出成功的、可持续的供水服务,选择正确的技术尤为重要。 选择正确的扶持计划(支配、管理和培训)也同样重要,因为这能保证供水的长期可持续性。

点击缩放。 图表: 温洛克国际

管理是扶持计划的一个关键因素。 设计管理架构时要与用水者合作,将用水者的资源和局限考虑在内。 管理结构可以是社区形式(由企业委员会或企业代表团进行管理),也可以是私人形式(由个人、家庭或小团进行体管理)。

2. 健康: 提供适宜饮用的水,会对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项目资源允许的情况下,设计额外的健康活动(卫生、消毒和营养)可让新型供水的健康效应实现最大化。 在评估过程中获得的信息,以及水供应设计的结果,能给项目中应该涵盖的健康活动提供参考。

点击缩放。 图表: 温洛克国际

3. 生计: 提供全面的水供应服务,便可以改善生计。 在项目资源允许的情况下,设计额外的生计活动(农业、畜牧、贸易)可以增加收入,增加包括教育在内的更多机会,扩大项目影响。

点击缩放。 图表: 温洛克国际

实地经验

在尼泊尔,多用途供水系统由尼泊尔小农市场倡议(SIMI)、国际发展企业(IDE)和温洛克联合引进。 此系统由建在泉水或小型改移河道边的多个水槽组成。流入水槽的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管道送入村庄附近的蓄水池。 这些系统可为10-40个家庭提供生活用水和园艺用水。 引进的滴流灌溉系统确保了高效用水,确保了植物更好的生长。 百分之六十的滴流灌溉用户依靠其家庭用水系统对滴流灌溉供水。

RSR项目


Akvorsr logo lite.png
RSR项目 555
WASH媒体论坛


指南,视频和链接

IDE尼泊尔, 多用途
水系统 (MUS) 项目
用绳泵
进行小规模灌溉

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