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籠

From Akvopedia
Revision as of 03:56, 16 September 2015 by Winona (talk | contribs)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English Français Español भारत മലയാളം தமிழ் 한국어 中國 Indonesia Japanese
Gabions icon.png
在溪床的石籠結構。照片來源:SAI。

石籠為一具有半滲透性的屏障,由鋼絲包裹著礫卵石編製而成且固定於河岸上。其作用為減緩小水道中暴雨洪水的水流速度(而非阻断水流)、幫助水分入滲至地下水及防止土壤流失。它的高度大約0.5公尺,寬度為1公尺,通常適用於寬度小於10公尺的河川。由於石籠是種彼此相連的結構,比起使用混凝土,鋼絲網具有更強大的耐壓性。石籠能承受乾砌塊石建設所不能承受的壓力;如僅使用無筋混凝土及磚石建築,在此種程度的壓力下將造成極大危險。鋼絲網籠並非只是個裝填充石塊的容器,而是強化整個結構的利器。一個好的石籠抵擋得住多年的沖蝕-一個於義大利已使用超過百年的護堤石籠,近期經檢驗發現狀態仍完好如初。

適宜環境

  • 石籠應設置於河道中的直流河段,而非於彎道上或彎道剛結束之後。
  • 劣質的石籠恐使水流改道而流向河岸,弊大於利。請向專業人士諮詢。

建造工程、營運及維護

石籠本質上是在圍起來的鋼絲網內填滿石塊。照片來源:Daniel Thomas, eHow Contributor.
石籠籃建造過程的特寫鏡頭。照片:sgp.undp.org.
在一條大河上建造石籠擋土牆。照片:Johan Radyn Transport.

石籠初步的開鑿及基礎建設所需不多,且可徒手操作,因此不需任何機械設備即可立即開工。在水中的結構亦是如此,石籠的第一層可鋪於水及土中,無須將水排掉。石龍完工後能立即開始正常運作-反觀含有混凝土之結構,一般完工後最多需等上一個月才能使用。除此之外,由於石籠籃及石片這兩樣建設材料十分簡易,使得石籠與其他工法相較之下較易達成良好建設品質。

  1. 在石籠工址鋪上加勁混凝土用鋼絲。如要建造在河岸上,鋼絲一定要延伸至河岸邊緣。
  2. 以鋼絲鉗將鋼絲修剪成需要的長度。鋼絲的大小形狀決定石籠形狀大小的不同。由於最後鋼絲需對折覆蓋,鋼絲需為石籠預計長度之兩倍長。
  3. 以一層六角網包覆在鋼絲上。
  4. 將獨輪推車填滿大、中以及小型的石塊。蒐集足夠的石塊以鋪在整個石籠上。
  5. 從手推車裡將石塊鏟起,填滿鋼絲的頂層(最靠近需要預防土壤流失的部分)。在整個鋼絲中,建造好的石塊層的長寬需平均,大約六英吋至一英呎高,二至三英呎寬。
  6. 在石塊上鋪一層砂或土,填滿石塊的裂縫。以鏟子敲平土。
  7. 折起剩下的鋼絲將石塊封住。
  8. 將蓋在石塊上及在岩石底下的鋼絲以一段從金屬衣架上剪下的粗金屬絲繫緊。

維護

在主要的逕流活動發生之後石籠需進行檢驗,然後依其性能及需要,調整遮擋板的大小、石籠的寬度及高度。

花費

建造石籠的所需花費比一般傳統的工法還低。 劣質的石頭或在工址附近找到的廢棄石,都可用來當作石籠的填充材料。工程無須特殊材料及工人(如板模工、石鐵匠工人皆可)即可施工,勞工成本也等同於非技術勞工般低。石籠工程可在幾個有經驗的技術工人監督下快速的建立:建造石籠籃、填充石塊、以鍍鋅鐵絲將石籠綁在一起。由此可見,此簡單的技術可輕易傳授給農村居民;他們可積極地參與建造工程及未來的水壓維修工作。

實地經驗

對於石籠工法,AGLW在許多開發中的國家均有長期的經驗。這些國家包含:波茲瓦那、衣索比亞、尼日爾、奈及利亞、中國、越南及海地。這些國家的水利發展及灌溉計畫都使用了進口或本地製作的石籠籃。這項工法結構最常由以下單位組成:土堤、以石籠為基礎的抗侵蝕防護,及石籠製成的表孔溢洪道。

阿富汗

位於阿富汗赫拉特省哈里河堤上的Jabraeel村,因河水淹過天然河岸而持續飽受水災之苦。無法預測的天氣、處置不當的天然資源以及侵蝕自然河床的基礎建設工程,均使水災加劇。

村莊長老為防止及降低水災,建造了擋土牆以保護河岸。他們聯絡了阿富汗國家災害管理局(ANDMA)。村莊的女人們受訓如何建造以鋼絲編織成籠子的石籠籃,男人負責向籃中填上石塊,整個村莊的居民都參與了建造過程。石籠建造完成後,即用來製成擋土牆,為的是能降低洪水對村莊造成的傷害。

...瞭解更多關於 阿富汗村民減災實驗性計畫。

指南、影片及連結

石籠建造工程影片

感謝